关键词 |
明代瓷器,瓷器中贸圣佳免费拍卖,福州瓷器,宋代瓷器 |
面向地区 |
全国 |
在拍卖市场上,只要有宋代哥窑出现,就一定能够受到市场的追捧,像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,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拍出1000多万港元,据业内人士介绍,如果不是因为当时收藏界有人持不同看法,这件瓷器的价格还要高。2004年,在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,曾经出现过一件宋哥窑六瓣葵花式盘,其来自美国收藏家斯蒂芬·君尼库克三世(Stephen Junkunc III)的旧藏,终被搜集宋代瓷器的日本收藏家富田雅孝(Masataka Tomita)以146.35万美元的购得。
全球拍卖机构苏富比23日在香港举行秋季单件专品拍卖,其中一件清朝乾隆 皇帝御制的“乾隆珐琅彩‘古月轩’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”以8500万港元起价,终以1.1548亿港元成交。这个小巧的锦鸡图双耳瓶,原为乾隆皇帝的赏玩物。花瓶身高16厘米,造工精细,瓷胎洁白细腻,瓶身上用珐琅彩画有“花石锦鸡图”,色彩绚丽。瓶底有《乾隆年制》的落款,背面题有“古月轩”的诗句。这件文物由紫禁城流落海外多年后,于1975年出现在英国拍卖台上,并被买家以当年的16000英磅投得,后几经辗转,直至此次拍卖才被中国人买下。
由于南宋时期国势一蹶不振,“斗茶”之风逐渐减弱,再加之建安地区连年民变,百业俱废,建盏不再成为贡器。自元代后人们饮茶风俗从碾茶膏、茶饼注入沸水饮用改为直接饮用清茶、奶茶。昔日备受青睐的建盏茶具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而风光不再,建窑炉火渐渐熄灭。随着现代茶文化的发展,建盏烧制技艺的兴起,建盏开始备受关注,宋代建盏在国际拍卖市场的成交价屡创新高。其中2016年9月15日,美国纽约佳士得“临宇山人”专场拍卖会,一件宋代建窑油滴盏以1030万美元落槌,加上佣金,实际成交价1078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7800多万元),远远超过2011年在英国伦敦创下的约1200万人民币的建盏拍卖世界纪录,创下建盏成交的。“天价建盏”的出现,将建盏收藏热推向高潮,宋代老建盏的火热又推动了现代建盏仿制品的发展,新品建盏因器型朴实、斑纹特、样式繁多而备受现代人的喜爱,成为饮茶用具、收藏佳品。
历年清代胭脂红釉瓷器成交价 清雍正 胭脂红釉小碗 (一对),成交价:RMB 616,000,2009-11-24 清雍正 胭脂红釉小杯 (一对),成交价:RMB 2,016,000,2010-12-06 清道光 胭脂红轧道开光粉彩博古图碗,成交价:RMB 207,000,2015-06-08 清乾隆 御制洋彩胭脂红地轧道西洋花卉纹腰圆水盂连盖,成交价:RMB 29,900,000,2018-06-19 清乾隆 胭脂红盖碗 (一对),成交价:RMB 672,000,2011-01-15
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,常简称青花,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。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,属釉下彩瓷。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,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,再罩上一层透明釉,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。钴料烧成后呈蓝色,具有着色力强、发色鲜艳、烧成率高、呈色稳定的特点。
据了解,我国青花瓷萌生于唐宋时期,经过元明时期的发展,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细节装饰,在清代达到了顶峰。纵观近年来的市场行情,青花瓷有着漂亮的成交记录。特别是元明清时代的青花瓷,在拍场上可以说是大放光彩,频频出现成交。 早在2001年,一件“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”在拍卖市场上以880万元的价格拍出;2005年,该烛台二度出现在北京翰海春拍中,并以2035万元的成交。 同年,在伦敦佳士得拍卖场上,一件“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”拍出1568.8万英镑(约合1.6亿元人民币)的天价,其高仿品市场上价格甚至也高达十几万元。随后,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,一件“明宣德青花藏文高足盌”以2306万元成交。 2010年,一件“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花觚”在北京匡时五周年秋拍中,以6680万元落槌;2011年,香港苏富比秋拍上,一件“明永乐青花如 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”成交价格再次突破亿元大关,达到1.6866亿港元(约合1.3亿元人民币);去年,一件“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”又以 1.41亿港元(约合1.1亿元人民币)成交。
主营行业:拍卖服务 |
公司主营:拍卖服务--> |
企业类型:个体经营 |
公司成立时间:2022-08-29 |
经营模式:贸易型 |
公司邮编:100000 |